会议简介
经中国化学会批准,“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The 11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11th NCEC),于2022年7月25日至29日在哈尔滨举行。本次大会将以“创新环境科学,低碳环保健康” (Innovat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s, Low-carbon Protecting Environment & Health)为主题,充分体现“创新、参与、合作、前瞻”的会议宗旨,围绕环境分析、界面过程、毒理健康,公共卫生、环境安全、污染治理、修复技术、绿色低碳、环境政策等多个领域设置约50个以上分会,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做大会和分会报告,举办多场前沿技术培训及主编见面会,邀请仪器及环保公司参展,组织论文报展、研究生论坛、主编见面会等学术活动。
华纳创新参加此次大会,并在现场展示ODS和含氟温室气体在线监测解决方案,欢迎各位老师莅临D59华纳创新展台参观指导!
短寿命气候污染物主要包括甲烷、黑碳、对流层臭氧和氢氟碳化物(HFCs)。其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较二氧化碳和氧化亚氮等长寿命温室气体短;其相对短寿命正是因为进入环境中发生化学变化。
短寿命的气候污染物是继二氧化碳之后造成全球人为温室效应的最重要贡献者,造成了高达45%的当前全球变暖。 如果在未来几十年不采取行动减少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预计它们将占人类活动引起的变暖的一半。
第十一届环境化学大会(含会议网址)第51分会场将举办短寿命气候污染物分会。欢迎关注。 时间:2022年7月28日上午,8:15-12:05,地点:411 召集人:胡建信(北京大学),姚波(复旦大学),方雪坤(浙江大学),黄晓峰(北京大学)
论文标题 | 报告人 | 单位 | 开始 时间 |
HFCs来源及其对碳中和的影响 | 胡建信 | 北京大学 | 08:15 |
中国区域近地面及对流层臭氧变化趋势 | 徐晓斌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08:35 |
东北地区本底短寿命温室气体的观测与研究 | 于大江 | 龙凤山国家大气本底站 | 08:55 |
新型含氟温室气体的全球变暖潜值的实验法评测 | 张琦炎 |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 | 09:10 |
短寿命温室气体高精度监测及排放源反演 | 姚波 | 复旦大学 | 09:25 |
卤代温室气体的历史与未来排放研究 | 方雪坤 | 浙江大学 | 09:40 |
Absorption enhancement of black carbon aerosols constrained by mixing-state heterogeneity | 杨新 | 南方科技大学 | 10:15 |
从平流层野火谈到平流层气溶胶地球工程 | 俞鹏飞 | 暨南大学 | 10:35 |
大气黑碳气溶胶混合状态和环境效应的观测研究 | 潘小乐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10:50 |
环境大气中黑碳气溶胶的吸收增强效应的定量评估 | 赵罡 | 北京大学 | 11:05 |
气敏半导体传感器技术在臭氧垂直测量中的应用 | 林伟立 | 中央民族大学 | 11:20 |
南岭高山背景站臭氧浓度水平、季节变化及光化学生成转化特征 | 王瑜 | 暨南大学 | 11:35 |
微生物甲烷厌氧氧化过程缓解甲烷排放的机理与应用场景 | 蔡琛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1:50 |